廖锋
2022-06-02 16:30:07 来源: 被阅读2403次
廖 锋 党史副教授。现任中共淮北市委党校(行政学院、社会主义学院)校委委员、一级调研员。中央宣传部表彰的全国优秀理论宣讲报告人、国家国防教育师资库首批入库专家、安徽省社科名家宣讲团成员、安徽省国防教育讲师团成员、安徽省委讲师团理论宣讲专家库专家。长期从事教学、科研、管理工作。在省(市)级党校、行政学院、社会主义学院主体班及省内外重庆、南京、徐州、合肥、芜湖、马鞍山、宿州、铜陵、安庆、亳州等地党政机关、企事业单位、社会团体、大中小学校、街道社区、农村乡镇等430多个单位先后进行了610多场次的讲学授课。
社会学术兼职:
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会员、中国毛泽东军事思想学会会员、淮北市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秘书长。
主要研究专长:
对中共党史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、现当代军事和国际战略关系、信息情报分析、公共安全管理等领域有较广的涉猎与较深的研究。在国家、省、市各级专业刊物上已发表学术论文90多篇70余万字。
联系方式:
电子邮箱:liaofeng196@126.com
近期主讲课程:
一、政治理论党性教育系列专题:
1、《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——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解析》
2、《与时代同行、与真理同步——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道路》
3、《风景这边独好——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》
4、《长征接力有来人—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》
5、《全方位推进党的政治建设》
6、《深化改革是时代发展的要求》
7、《如何做好党的基层组织工作》
二、党史国史系列专题:
1、《追梦之路——中国共产党的奋斗与使命》
2、《地球上的红飘带——长征的文化内涵与现实意义》
3、《我们万众一心——全民族抗战的历史借鉴》
4、《纪律·务实·担当——从决胜淮海历史中汲取奋进力量》
5、《我们这样走过——新中国70年的发展道路》
6、《红旗漫卷西风——中国改革开放的世界意义》
三、国家地缘战略与公共安全系列专题:
1、《环球同此凉热——新时代国家安全战略解析》
2、《传统与现实——21世纪国际秩序的重构》
3、《打好防范化解风险主动战》
4、《国家统一视阈下的港澳台问题》
5、《中国周边海洋权益争端与危机管控》
6、《“围城”之鉴——国家应急管理机制的反思与完善》
主持科研项目课题:
《使命与担当——刘邓大军挺进与坚持大别山的历史经验和时代价值》(2019)
《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安徽战略及其着力点》(2018)
《淮海战役的致胜之道与启示》(2016)
《安徽社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研究》(2013)
《城乡社区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关系研究》(2009)
《金融危机影响下淮北市劳动力转移就业形势和对策分析》(2009)
《构建和谐淮北中的社区建设研究》(2008)
《构建和谐社会与依法行政能力建设研究》(2006)
《淮北市政府危机应急管理研究》(2005)
代表性学术成果:
《军队抢险救灾与新中国重大灾害应急救援机制的发展》(2019)
《从“消肿”到“重塑”——改革开放40年中国陆军转型发展的回顾》(2019)
《红军总部与二、六军团的北上》(2018)
《斯大林听说过“60万战胜80万”吗?》(2017)
《毛泽东等“辞帅说”史实考辨》(2017)
《新四军——从游击之师到解放劲旅》(2016)
《战争初期中日双方军力动员与战局演变》(2015)
《遵义会议后贵州地下党搜集情报活动史实考》(2015)
《略谈长征回忆录的创作与文化价值》(2014)
《淮海战役国共两军参战兵力考》(2013)
《关于南方红军游击队改编的若干问题》(2012)
《推进城乡社区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程》(2011)
《浅析重大灾难应急救援中多元力量的协同指挥》(2010)
《国家地缘安全战略中的朝鲜因素》(2009)
《对<蔡正国: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牺牲的最高级别指挥员>一文的质疑》(2009)
《党内民主和团结的典范——30年后的历史视角》(2008)
《铁军的传承与发展》(2007)
《新疆军区下属军区建制变更概述》(2007)
《实事求是:直面历史与现实——关于解放战争时期截止时间的考证与认定》(2006)
《1955年北京、南京授衔授勋典礼史实辨正》(2006)
《总装备部及其“前身”发展沿革辨》(2005)
《略论淮北抗日根据地的战略地位和作用》(2005)
《关于我军总参、总后历史沿革若干情况的补正》(2005)
《“真相”何以失真?——兼谈“口述史”中的“失真”现象》(2005)
《邓小平与中国国家安全战略的调整》(2004)
《建国后我军的大军区司令员》(2004)
《从’98抗洪看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战略指挥艺术》(2001)
《历史的真实不容编造——对“回忆和毛岸英在朝作战的日子”一文的质疑》(2000)
《周恩来:中共情报之父》(1998)
《从“发展华中”看刘少奇的军事战略思想》(1998)
《略评山东、华中作战方针之争——兼与姚旭同志商榷》(1997)
《香港地区中共党组织发展述略》(1997)
《转战千里、战绩辉煌——记解放战争中的宋时轮同志》(1997)
《苏联海军元帅点滴》(1997)
《从三次“台海危机”看美国的“独台”战略》(1996)
《东北解放战争初期的陈云》(1995)
《建国后党的中央委员会建设评述》(1995)
《从苏德战争看斯大林、希特勒的战略指导》(1995)
《邓小平与“一国两制”》(1994)
《略论毛泽东的战略观》(1993)
《略述邓小平对军队改革的指导——兼谈中越边界作战的战略意义》(1993)
《浅谈抗美援朝战略预备队的组建使用》(1993)
《“三支两军”述论》(1992)
《论九十年代台湾、南沙形势的发展趋向及对策》(1992)
《从日本的崛起看中国的国防战略》(1991)
《谈五十年代中苏关系的几个问题》(1990)
《从“政治挂帅”到“突出政治”——走向民族灾难的历史反思》(1989)
《试述解放金门作战决心之演变》(1989)
《1946年初东北民主联军主力作战方向问题刍议》(1988)
《综论1951年春季美国对朝政策及朝鲜战局》(1988)
《决策是制约战局的主导因素——对淮海战役作战双方高层领导艺术的比较研究》(1987)
《豫北攻势与战略进攻》(1987)
《也谈“西路军”失败的原因》(1986)